聯系人:曹總
手 機:13807314826
電 話:400-876-1400
地 址: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暮云工業園新興科技產業園A2幢403房
標準背景與適用范圍
該標準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與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適用于新建、擴建、改建的光伏發電站,不適用于家用光伏發電系統。標準規定了光伏發電站的防雷等級劃分、接閃器材料規格、引下線間距、接地電阻值等核心技術指標。
防雷系統組成
水平接地體:40×4mm鍍鋅扁鋼環形布置。
垂直接地極:L50×5mm角鋼間隔5m埋設。
接地電阻要求:山地電站≤10Ω,平地電站≤4Ω。
接閃器:采用熱浸鍍鋅圓鋼或扁鋼,截面規格≥50mm2,優先布置在光伏方陣的北側以減少陰影影響。
引下線:間距≤18米,優先利用金屬支架作自然引下線,材料規格與接閃器一致。
接地裝置:
等電位連接:光伏組件邊框應與金屬支架形成可靠電氣連接,消除電位差風險。
過電壓保護裝置:在匯流箱、逆變器等關鍵節點安裝電涌保護器(SPD),防止雷電過電壓對設備造成損害。
特殊場景要求
屋面光伏:根據建筑物雷電防護等級設計,光伏方陣金屬支架應相互連接形成網格狀,邊緣與屋面接閃帶連接。
水面光伏:需重點關注雷電水面反擊和雷擊泄流問題,接地電阻應小于4Ω,并根據雷電直擊水面的概率提高設備浪涌參數要求。
檢測與維護
驗收檢測:包括接地電阻、電氣完整性、場區地表電位梯度等項目。
日常檢測:按年度檢測接地裝置腐蝕狀況,檢測原始記錄保存期≥6年。
檢測方法:使用Fluke 1625接地電阻測試儀等設備,采用三極法測量接地電阻。
接地電阻的核心地位
接地電阻是防雷接地系統的核心參數,直接影響雷電流的泄放效果。標準規定平地電站接地電阻≤4Ω,山地電站≤10Ω,并通過垂直接地極、水平接地體等措施確保達標。定期測試與調整是維護接地電阻有效性的關鍵。
等電位連接的重要性
等電位連接通過將光伏組件邊框、金屬支架等可導電部分可靠連接,消除電位差,防止雷電反擊和火花放電。標準要求光伏組件邊框與金屬支架形成可靠電氣連接,屋面光伏方陣各組件之間的金屬支架應相互連接形成網格狀。
SPD的分級保護策略
在匯流箱、逆變器等關鍵節點安裝SPD,形成分級保護體系。例如,在逆變器直流輸入端側的正極與保護地間、負極與保護地間、正極與負極間安裝電涌保護器,有效限制瞬態過電壓和分泄電涌電流。
特殊場景的針對性設計
屋面光伏:需結合建筑物防雷等級設計,確保光伏方陣與屋面接閃帶的有效連接。
水面光伏:水的電導率較高,但需關注雷電水面反擊和雷擊泄流問題,采取提高設備浪涌參數等措施。
智能防雷技術的應用
隨著技術進步,智能防雷技術逐漸應用于光伏發電站。例如,雷電預警系統通過融合大氣電場監測和雷達回波追蹤,實現提前40分鐘的預警;故障診斷AI模型基于LSTM神經網絡,設備故障識別準確率達92.7%。
掃一掃咨詢微信客服